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IT、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医药和机械制造四大产业发生的投资事件占市场总投资案例数的72.1%。截止2023年第一季度统计显示,资源还在持续向硬科技产业倾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毫无疑问,我们今天正处于硬科技投资的时代,对于一家投资机构来说,如果没有硬科技标签,已经很难敲开LP的大门。也因此,大量的投资机构想方设法给自己贴上一个“硬科技投资”的标签,却都是东施效颦。硬科技的基因绝不是短期内攒出一支所谓的产业团队就能够轻易获得的。
与之相对的,一批过去可谓低调的硬科技投资机构也在新的时代机遇里,凭“硬实力”浮出水面。
“蛰伏八年”背后的“豪华”成绩单创投圈有不少行事极为“低调”的硬科技投资机构,这些机构在过去鲜与媒体接触,向外界发声的频率也不高,然而翻开他们的投资案例,往往惊讶于他们在硬科技领域广泛且超前的布局。
已经成立八年的「千山资本」正是这样一家低调的投资机构。成立8年以来几乎不在公开平台发声,管理基金总规模超40亿人民币,一直专注于先进科技、智慧物流、生物医药、金融科技及新能源等领域。
拉出千山这8年的成绩单,更显“豪华”:从全球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商「京东物流」、到金融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京东科技」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京东健康」、再到中国政务云市场的领导者「浪潮云」、中国电子发票市场开票量占有率第一「百望云」、智能物流机器人研发商「行深智能」、再到这两年大火的智能生活科技产品服务商「小度科技」、AI芯片研发商「昆仑芯」、数据储存控制芯片研发商「大普微电子」、国产豪华新能源汽车品牌「华人运通」。
千山资本从2015年进入私募股权市场至今,一直以专项基金为主,如今已经肉眼可见地完成了在智能硬件、芯片半导体、新能源主机厂整车、新能源新材料、汽车电子等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
千山的投资大都是在早中期就进入明星项目的股东名单,也正因此,千山给LP们带去了非常可观的回报。
例如千山资本是最早一批A轮融资入场京东科技的投资机构,京东科技由京东集团整合原京东数字科技、原京东云与AI事业部而成,为金融机构、商户与企业、政府及其他客户提供全方位数字化解决方案。如今京东科技的估值超2000亿,曾跻身全球十大独角兽之列,为千山资本的LP带去了满意的回报。
2021年8月,千山资本参与了小度科技B轮融资,小度科技的投后估值高达330亿人民币。小度科技前身是百度智能生活事业群组,是国内对话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和智能屏的头部玩家,也是百度AI战略的重要业务之一。2023年1月,小度科技宣布完成了B+轮融资,此轮融资后,小度科技的投后估值高达355亿人民币。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小度科技的估值就增长了25亿人民币,为千山资本的LP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从业绩层面来看,小度科技在2022年取得了中国智能音响出货量第一,及智能屏全球出货量第一。另有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小度助手可以控制的IoT智能家居设备超2亿台,品类超70个。
2022年6月,千山资本完成了对昆仑芯的融资,随后昆仑芯获比亚迪、中关村科学城最新一轮融资。现如今,昆仑芯已经发展成为集财务投资方、产业战投和国家队于一身的超级独角兽。在今年百度所发布的新一代语言模型的生成式AI产品文心一言,其背后的算力支持就出现了昆仑芯的身影。
不禁要问,这家八年来默默无闻的机构,到底是如何打败大部分头部机构,在早期就进入明星项目的机构名单里的?
投资人群体中的一个共识是,硬科技优秀标的稀缺。与市场化盲池机构相比,专项基金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不再是挖掘潜力项目,而是如何搞定优绩项目的份额。
想要投到明星项目自然少不了“人脉”的加持,正如千山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成所说:“我70%-80%的时间都在找项目和维护企业关系。”多年做专项基金累积的产业人脉资源,让千山资本有底气在与一线机构的项目份额争夺战中杀出重围,为LP带来更高额的回报。
“资本”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任何投资机构的表现,都是其创始合伙人特质的外化。
这一点在千山资本身上格外明显。85后的董事长、创始合伙人王成,凭借其西部证券高级分析师和九鼎副总裁的独特经历,给千山资本定下了一套资本与深度产业资源相结合的独特打法。
对于标的的选择标准,千山有一套自己的筛选原则:“我们看项目的标准,首先是选行业,看这个行业是否受国家政策支持; 其次看市场空间,是否具备足够的规模和市场自身较高的成长性; 第三看商业模式,是否有护城河,盈利模式可否持续等; 第四看项目的团队及创始人综合能力。”
同时,千山还有一套贯穿始终的严格风控体系,其风险偏好可以总结为“追求低风险前提下的较高收益,不追求高风险前提下的极高收益”,机构内部有着明确的风险观:宁可错过,不可错投。这套严谨的风控观,正是王成从事投资行业多年来所总结的宝贵价值观之一。
与互联网时代一些机构“撒胡椒面”式的投资思路截然不同,王成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个时代下的私募股权一定不再是“迫击炮”的时代,而一定是狙击手的时代。
但如何找到这些风险低、又能够满足千山资本四大投资原则,且位于合适投资节点的项目?这要得益于千山资本“经纬交织”的项目开发体系,以及对硬科技各细分行业头部项目市场动态的长期跟踪和研究。
千山资本的投研团队长期钻研硬科技领域细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通过项目背景、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表现、融资情况等几个因素,筛选出最具实力和潜力的头部项目,并且持续关注其发展动态,包括技术进展、产品发布、市场拓展、融资等情况。以及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机会进行深入分析。基于不断对细分行业和头部项目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并进行投资决策。
例如千山的被投项目大普微,就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级存储领域,坚持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的公司。是国内首家基于自研主控芯片和固件,实现真正国产化Gen4 SSD规模出货的企业,也是国内企业级SSD厂商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突破。旗下PCIe Gen4 企业级SSD产品已先后获得北美知名国际互联网/云计算巨头和国内电信运营商等为代表的行业客户的批量订单。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快速转型上,发挥了自身独特的优势。
同时,千山资本还与超60家券商合作,券商们的项目开发体系确保了充足的优质项目源,并且在所关注的赛道中,由专业人员进行深度研究和行业开发,形成了千山资本长期深耕产业的优势壁垒。
在投后方面,千山资本认为投资的主角永远是创业者,秉持不控股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理念,为被投企业提供务实的、能创造价值的增值服务。
例如协助企业根据证监会和股转公司审核的标准规范经营,推动上市或挂牌进程;利用八年硬科技投资经验,辅助企业建立正确产业格局观以提升竞争;组建专业团队解决被投企业融资、管理、激励、危机处理等共性问题,通过整合资源,全方位帮助被投企业补足短板。
在硬科技投资竞争激烈的当下,由于机构间入场时间、定位、视角及投资策略的不同,导致了差异化,而正是这种差异化强化了千山资本自身鲜明的特点。
当然,无论何时,判断投资机构的核心准则仍是专业度与业绩,硬科技投资需要机构对未来技术发展路径和产品技术壁垒有非常专业的认知,对于类似千山资本这样长期专注于硬科技投资的机构而言,眼下是不可多得的窗口期,只要聚焦自身擅长的领域,用心做好细分行业研究,以终为始,深耕不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硬科技赛道将会为投资者带来更为丰厚的收益。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