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作为建筑和作为文学的“巴黎圣母院”如何相互作用?从现代性的角度分析乔伊斯意识流代表作会有怎样的独特发现?让纳博科夫实现财务自由的小说是什么颜色的?马克·吐温说:“经典之作是人人皆称赞却不愿去读的书。”像《浮士德》《巴黎圣母院》《尤利西斯》《洛丽塔》这些世界文学名著,你是否曾计划或尝试阅读,却终因种种限制未能开始或中途放弃,至今仍是作为读书人耿耿于怀又念念不忘的胸中块垒?
近日,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读与被读》,也许会改变你对世界文学经典大部头的固有印象,重新拾取翻阅大师杰作的兴趣和信心。这是该书作者刘文飞解读评论世界文学名著的全新随笔集,角度新奇生动,论点丰富深刻,呈现关于名家经典的高见卓识,开辟亲近世界文学的独家小径。
书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作者与作者展开较量的场域,关于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刘文飞教授在书中写道:“读者读了一半就扔下了书,表明这场竞争有了输赢,或是读者主动认输,即读不懂,无力继续与作者对话,或是读者看穿了作者的老底,不屑于再与他为伍;读者在读了之后一遍遍重读,则表明读者和作者的较量是一场马拉松,读者试图在某一次长跑中接近作者,甚至超越作者。”《读与被读》,无疑是一场马拉松的成果。而你与刘文飞的较量,相信也将是一种智慧的角力。
刘文飞是研究、翻译俄国文学的资深学者。他是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是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担任《世界文学》《外国文学》等期刊编委。主要专著有《诗歌漂流瓶——布罗茨基与俄语诗歌传统》《伊阿诺斯,或双头鹰——俄国文学和文化中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思想对峙》《俄国文学的有机构成》《俄国文学演讲录》等20余部,主要译著有《三诗人书简》《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悲伤与理智》《俄国文学史》等50余部。
《读与被读》论及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乔伊斯、川端康成、纳博科夫等十一位世界文学大家的十多部代表作,跨度近三千年,呈现粗线条的世界文学历史,推敲细腻深远的人文思想流变。时下流行五花八门的必读书单,那么这份经过岁月长河淘洗的书目,你难道甘心错过?文化是人类超遗传的记忆,书籍里珍藏着过去时代的灵魂,与这些非凡的头脑较量无疑是有益的。
刘文飞基于对经典文本的精研细读和对作家生平的查究梳理,用一双慧眼再认识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以一颗赤心与天才的大师们深度对话。《读与被读》中每篇文章提炼一个焦点并围绕它展开剖析讲评,或钻研人物形象,或探讨文学属性,或谈论思想、生存等严肃话题,或从建筑、颜色等细节解构经典,十一个主题生动、新颖、丰富、深刻,纵横开合,蔚为大观,是世界文学爱好者的思想盛宴。
与其他文学评论不同,《读与被读》一书中多处可见作者深厚的俄国文学学养,比如谈荷马史诗时引入《大尉的女儿》《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谈哈姆雷特时引入《双重人》《日瓦戈医生》,刘文飞对俄国文学名著如数家珍,在比较阅读中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展现了广阔而别具一格的研究视域。刘文飞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评论更是让人醍醐灌顶,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小说是‘人学’,是关于人本身的探秘和思考,是文学人类学标本”,同时也是独特的“宗教哲学”和“历史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小说不是要证明某个思想,而是在展示思想形成的过程;不是要宣扬某个思想,而是在揭示思想自身的复杂性;他似乎不对思想自身作出理性评判,而更愿意给出思想的辩证发展过程。”用读哲学的方式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可以收获意外的体悟。
刘文飞精彩阐述了读与被读的本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个人读不读书,一个人喜欢不喜欢阅读,是可以从他的言谈举止中看出来的。有经验的读书人,甚至能判断出他的某位同行是读诗的人还是读小说的读者,是现实主义的读者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读者,是偏爱古籍还是偏爱外国文学作品的读者。似乎,一个人所读到的东西就像他每日三餐吸收的营养,会以各种复杂的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消化学的方式作用于他的肌体,最终通过某些微妙的路径体现出来。
刘文飞还提到,读与被读都是一个自我塑造过程。对一本书的阅读可能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读者爱上的每一本书,往往就是他人生路上的一座路标。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与之相似,写什么样的书,就会暴露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文如其人,书如其人,你写出了一本书,你也就完整地把自己展示给了所有人。读与被读在这一点上是相似的,即两者都是在寻求自我,形成自我。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